你有用積木搭建過小房子嗎?
現在,你可以把小時候的夢想用到現實中了。
用“搭積木”的方式來建房子,這種方式叫做“裝配式建筑”。
裝配式建筑是什么?
在歐美,“裝配式建筑”也被叫做“建筑工業化”。也就是說,建造房屋可以像機器生產那樣,成批成套地在工廠中制造,從而讓這一環節變得高度集約,便于質量控制。使用的是在工廠中預制的建筑模塊,工地施工人員只需要像“搭積木”一樣,將模塊組裝起來即可。
關鍵詞:標準化、快、節能。
以前花大力氣蓋的房子,未來可能成為一堆建筑垃圾;而未來的裝配式建筑卻可以回收利用,施工工期短、能耗低、抗震性好,更符合新形勢下“綠色建筑”的要求。這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相關產業轉型升級的機遇。
目前上海市已經有了首棟流水線上建成的建筑工業化住宅項目,它就是上海浦東新區惠南新市鎮17-11-05、17-11-08地塊23#樓。
今年9月,國務院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大力發展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鋼結構建筑, 在具備條件的地方倡導發展現代木結構建筑。把京津冀、 長三角、 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列為重點推進區;常駐人口超300萬的為積極推進區;其余城市為鼓勵推進區。要用10年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
“魔都”上海永遠是走在時代最尖端的地方,國企改革率先發力,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也在引領潮流。2016年上海市已落實裝配式建筑1385萬平方米,連續兩年實現翻番,預制構件生產企業達到41家,產能突破1200萬平方米。
聽說過“3D打印建筑”嗎?
2014年4月,10幢3D打印建筑在上海張江高新青浦園區內亮相,這10棟房子最大的60平方米,最小的24平方米,引發業界廣泛關注。據了解,房子是在廠房中用3D打印機打印出建筑構件,然后在現場像搭積木一樣"組裝合成"的。因此,3D打印建筑事實上也是裝配式建筑,只是材料更特殊。
建設“集約型”的社會,實施資源的高效利用,開展節能環保,新型的城鎮化建設、老城區改造,都要求我們必須大力發展“綠色建筑”,裝配型建筑。
據了解,我國將加快形成一整套裝配式建筑的標準體系,加快制定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現代木結構三大結構體系的技術規程,打造新型的職工隊伍。
找新型建材,上新型建材網,http://www.wongteew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