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交通運輸部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在會上介紹《關于對嚴重違法失信超限超載運輸車輛相關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的有關情況。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在會上發言
新聞發布會現場
2月24日,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交通運輸部聯合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關于對嚴重違法失信超限超載運輸車輛相關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的有關情況。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在會上表示,《備忘錄》是國家有關部門在全社會普遍關注的重點領域聯手推進社會信用建設的又一重大行動,也是交通運輸系統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的一大重要舉措,這對于維護交通運輸秩序、凈化交通運輸環境、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都有重大意義。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中國人民銀行征信局副局長張子紅等相關人士出席會議。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備忘錄》由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交通運輸部、最高法等36個部門和單位聯合簽署,針對《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界定嚴重違法失信超限超載行為和相關責任主體有關事項的通知》和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等有關規定公布的嚴重違法失信超限超載運輸車輛的相關責任主體,提出了三個方面26條具體懲戒措施,明確由相關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聯合實施。
連維良指出,當前,黨中央、國務院重視信用建設,失信懲戒的大氛圍正在形成,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支撐條件日趨完善。一是建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為政府部門建立市場主體信用記錄和信用檔案、共享共用信用信息創造了條件。截至目前,全國增量代碼實現及時公示,存量代碼轉換率超過97%,信用代碼制度改革順利推進,超前完成改革任務。二是建立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歸集各地、各部門信用信息超過7.6億條,成為公共信用信息匯集交換的“總樞紐”。三是建立“信用中國”網站。累計訪問量超過1.7億人次,日訪問量超過180萬人次,成為以信用為紐帶溝通社情民意的“總窗口”。四是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協同推進機制。引導社會信用服務機構參與信用建設、信用監管。這些工作的開展,為全面推進失信聯合懲戒、守信聯合激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連維良強調,目前,國家發改委與中國人民銀行先后會同50多個部門,聯合簽署或正在簽署的聯合懲戒、聯合激勵的備忘錄有20個,今年預計可達到50個,實現重點領域的全覆蓋,做到“哪里有失信問題,哪里就有聯合懲戒備忘錄”。通過各部門的聯合行動,累計采取70多項限制措施,對嚴重失信主體實施聯合懲戒。“今天簽署的《備忘錄》,使得失信聯合懲戒的覆蓋面更廣、聯動機制更加完善、形成震懾效果更大。”下一步,落實聯合懲戒還須圍繞“發起—實施—反饋”模式進行,具體要嚴格“紅黑名單”標準、規范“紅黑名單”認定、推動信息共享、加強失信公示、歸集聯合懲戒案例等工作,持續優化深化,推動落實落地。
據不完全統計,聯合懲戒行動對違法失信主體形成了強大威懾,有接近70萬的失信被執行人自動履行義務。與此同時,全國稅務機關公布“黑名單”2858件,有關部門配合稅務機關對“黑名單”失信主體采取限制措施。截至目前,全國共有735戶主動繳清了稅款、滯納金和罰款48.3億元。
劉小明指出,治理超限超載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多個部門,必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信用、技術等多種手段進行綜合治理。此次發布的《備忘錄》,運用信用手段,加大對嚴重違法失信超限超載行為的聯合懲戒,是落實國務院聯合治超工作的一項重要部署、重大舉措,對于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聯合治超成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也是構建國家失信聯合懲戒大格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從更深層次、更廣范圍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著力抓好《備忘錄》落實落地工作,不斷提高交通運輸行業的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從交通運輸行業來看,要全力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按照近期發布的《關于界定嚴重違法失信超限超載運輸行為和相關責任主體有關事項的通知》,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以事實為依據,準確界定嚴重違法失信責任主體名單,及時向其他部門和社會公眾發布和共享。
二是認真做好《備忘錄》中涉及交通運輸行業的各項失信懲戒措施,重點是加大對失信主體的檢查力度,將信用作為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等工作的重要考量因素,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做到“應查必查、失信必究、懲戒到位”。
三是注意保護當事人合法的信用權益,做好信用修復、異議處理等工作。
四是在“信用交通”網站和“信用中國”網站上及時公布違法失信行為和責任主體名單,曝光違法失信典型案例,形成強大的威懾作用。http://www.wongteewy.com/
新型建材:http://www.wongteew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