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新型建材 2017年各地政府下更大決心治霾 多地明確治霾目標

2017年各地政府下更大決心治霾 多地明確治霾目標

??來源:新型建材網 ??作者:環保 有182人瀏覽 日期:2017-02-08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2016年冬,席卷全國多地的幾輪霧霾引來社會廣泛的關注與熱議。對于“治霾”這一最難之事,政府是否在2017年能拿出有效得力的措施,值得關注。


記者觀察發現,2017年加大力度治理空氣污染的決心,在多地的政府工作報告均有體現。其中,組建環保警察加大執法力度最為搶眼。

 

目標明確

 

 

北京

2017年,將細顆粒物年均濃度力爭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天津

“PM2.5年均濃度降幅好于去年”。

 

 

河北

明確深入開展“藍天行動”。今年PM2.5平均濃度下降6%以上。

 

 

吉林

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地級以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5%以上。


 

陜西

力爭關中地區PM2.5濃度降低3%以上,優良天數平均增加5天。

 

 

廣東

提出開展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管理,有效壓減PM2.5和PM10濃度,全面開展發揮性有機物污染治理。

 

 

河南

明確2017年要繼續開展大氣治理攻堅,全面完成國家空氣質量改善終期考核目標任務,確保PM10、PM2.5濃度穩定下降,空氣優良天數200天以上。

 

 

安徽

“PM2.5達到國家考核要求”。

 

壓減燃煤


在多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均將大力壓減燃煤作為治理大氣污染中的頭等大事。


北京明確提出,深入研究把握大氣污染成因和防治規律,進一步提高治理的實效性。


在霧霾的成因上雖尚未有定論,但過度依賴煤炭的能源結構,是躲不開的一個問題。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說,繼續大力壓減燃煤,全年壓減燃煤30%、總量降至700萬噸以內。具體而言,要完成700個村煤改清潔能源,實現城六區和南部平原地區基本“無煤化”,實施4000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工業企業燃煤設施“清零”,全面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采暖季結束后華能北京熱電廠燃煤機組停機備用。


天津則提出,推動燃煤設施淘汰改造,改燃關停7臺煤電機組和380座燃煤鍋爐,全面治理城鄉散煤,嚴格控制機動車和船舶排放污染,關停淘汰落后企業100家。


燃煤的專項整治,是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的一項重要內容。報告提出,河北省將大力實施“電代煤”“氣代煤”等清潔能源替代工程,城市主城區基本淘汰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抓好農村散煤替代和清潔高效集中利用,確保廊坊、保定禁煤區18個縣(市、區)散煤歸零。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0%以上,全年削減煤炭消費600萬噸以上,壓減焦炭產能720萬噸。


除了壓減燃煤外,污染企業的整治與搬遷,也是多個地方政府為治理大氣污染采取的一項重要措施。


北京將加大工業治污減排力度,完成1萬蒸噸燃氣鍋低氮改造,加快實施燕化低氮改造、揮發性有機物泄漏檢測修復等治理工程,清理整治2570家“散亂污”企業。


河北則將加快主城區污染企業搬遷,建立“高架源”排放清單和違法排污企業“黑名單”制度,嚴控揮發性有機污染。


此外,城市揚塵污染、露天秸稈禁燒等治理大氣污染的傳統項目均出現在許多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例如,重慶將嚴控機動車尾氣、揮發性有機物和揚塵污染,強化餐飲油煙治理和露天焚燒執法。


安徽將深入開展工業廢氣、揮發性有機物、城市揚塵、機動車尾氣專項整治和燃煤鍋爐改造。


北京全面禁止露天焚燒,嚴格執行施工工地和道路揚塵控制措施。

 

各有奇招


在多地政府工作報告中,都可看到有關“改革”的亮點與新動向。


云南啟動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湖北明確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探索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環保執法力度也有望增強。北京增加環保執法編制,組建環保警察隊伍,強化環境監管執法,嚴厲懲處偷排超排行為。江蘇明確嚴格執行新環保法,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江蘇、廣東等地強調推動落實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


江蘇還在其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上強調“創新”,將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綜合改革試點,完善綠色發展評估、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和責任追究制度,推進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


河北的做法類似于要求其各個城市立下“軍令狀”。在明確把石家莊大氣污染防治提升到全省重要位置的同時,其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各地特別是污染嚴重的市縣,都要制定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城區工業企業調整退出、工業園區調整、散煤治理、礦山關閉復綠等規劃,明確年度目標,定期公開結果,嚴格考核獎懲。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及時預報預警,科學精準應對。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微信

關注新型建材網官方微信賬號:“新型建材網”,每日獲得互聯網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