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情 » 新型AI智能 » 正文

未來新能源的意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12-28  瀏覽次數:655
 

意義

環境意義和能源安全
中國能源需求的急劇增長打破了中國長期以來自給自足的能源供應格局,自1993年起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且石油進口量逐年增加,使得中國接入世界能源市場的競爭。由于中國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生產量的相對不足,未來中國能源供給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將越來越高。
國際貿易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國際能源價格有可能隨著國際和平環境的改善而趨于穩定,但也有可能隨著國際局勢的動蕩而波動。今后國際石油市場的不穩定以及油價波動都將嚴重影響中國的石油供給,對經濟社會造成很大的沖擊。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可相對減少中國能源需求中化石能源的比例和對進口能源的依賴程度,提高中國能源、經濟安全。
此外,可再生能源與化石能源相比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其環境污染少。
未來的幾種新能源
波能:即海洋波浪能。這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污染可再生能源。據推測,地球上海洋波浪蘊藏的電能高達9×104TW。在各國的新能源開發計劃中,波能的利用已占有一席之地。盡管波能發電成本較高,需要進一步完善,但進展已表明了這種新能源潛在的商業價值。日本的一座海洋波能發電廠已運行8年,電廠的發電成本雖高于其它發電方式,但對于邊遠島嶼來說,可節省電力傳輸等投資費用。美、英、印度等國家已建成幾十座波能發電站,且均運行良好。
微生物:世界上有不少國家盛產甘蔗、甜菜、木薯等,利用微生物發酵,可制成酒精,酒精具有燃燒完全、效率高、無污染等特點,用其稀釋汽油可得到“乙醇汽油”,而且制作酒精的原料豐富,成本低廉。據報道,巴西已改裝“乙醇汽油”或酒精為燃料的汽車達幾十萬輛,減輕了大氣污染。此外,利用微生物可制取氫氣,以開辟能源的新途徑。
第四代核能源:正反物質的原子在相遇的瞬間湮滅,此時,會產生高當量的沖擊波以及光輻射能。這種強大的光輻射能可轉化為熱能,如果能夠控制正反物質的核反應強度,來作為人類的新型能源,那將是人類能源史上的一場偉大的能源革命。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企業自行提供,真實性未證實,僅供參考。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相關行情
推薦行情
點擊排行